2025年全国凝聚态物理大学生暑期学校在北京大学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5-07-22 点击数:
2025年7月7日-11日,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主办、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承办的凝聚态物理大学生暑期学校在北京大学顺利举办。来自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对凝聚态物理有强烈兴趣、潜质突出的30余位大学生来到燕园参加此次暑期学校活动,学习凝聚态物理前沿知识,并与凝聚态所教授共同交流探讨凝聚态物理的前沿研究进展。
7月7日上午,暑期学校在北京大学燕园校区第三教学楼正式拉开帷幕,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叶堉老师致开幕词。暑期学校由李新征老师和陈基老师共同讲授了约15课时的《凝聚态中的理论与计算物理》,马仁敏老师、罗昭初老师、吴孝松老师、刘开辉老师及陈基老师等分别针对《半导体器件物理》、《自旋电子学》、《量子输运》、《固体中的光谱学》及《人工智能与凝聚态物理》等凝聚态物理前沿知识作约15课时的专业讲座,课程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并获得一致好评。几位老师深入浅出为同学们讲解凝聚态物理前沿知识,引领同学们探索世界前沿的科学难题,激发同学们对凝聚态物理的追求与探知欲。暑期学校的同学们积极发言,全身心沉浸式投入,深切感受到了凝聚态物理的学科魅力与北京大学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和校园文化。
图 暑期学校师生风采
暑期学校给同学很多全新的感悟。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王一然说:“李新征老师在讲凝聚态的发展历史时所提到的“一起,像散步一样,走完这段历史”,这令我感同身受,于是我便将其用作我的暑校结课报告标题,以此来铭记这段在燕园的美好时光。”“Le Bon指出“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而在《随椋鸟飞行》中每只鸟仅响应最近邻的飞行方向,但数万只鸟却涌现出流体般的集体智慧,来抵御天敌游隼的袭击。由此可见,当个体汇聚成集体,新的物理规律便从混沌中诞生,量变引起质变的箴言将在物理的晶格与社会的洪流中回荡,即“ More is different ”。” 北京大学的乔彦博说:“吴老师的这堂讲座,启发我完成了一次对AHE认知的跃迁,从一个孤立的“效应”,到一个由几何性质与拓扑不变量所支配的物理体系。讲座不仅传授了前沿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向我展示了物理学研究中那种追寻普适规律、洞悉内在结构的美学追求。这份由深刻理解带来的喜悦与震撼,将是我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宝贵动力。”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暑期学校欢迎有志于物理的优秀大学生踊跃参加,邀你逐梦未来,共同实践“格物路修远,一生物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