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网站欢迎您!

学术交流

【凝聚态物理-北京大学论坛 2025年第22期(总633期)】面向先进制程集成电路的二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发布日期:2025-10-22   点击数:

主讲人: 张 铮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地点: 物理大楼中212报告厅
时间: 2025年10月30日(周四)下午3:00-4:30
主持 联系人: 唐宁 ntang@pku.edu.cn
主讲人简介: 张铮,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未来芯片关键材料与技术集成创新中心主任,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 院副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二维半导体材料及其范德华异质结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在 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Electronics,等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撰写英文专著一部、参与撰写英文专著一部;申请专利30项,授权发明专利22项;以第五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霍英东青年科学奖二等奖,中国体视学学会青年科技奖。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等;担任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北京化学会理事。

摘要 (Abstract)

后摩尔时代,突破尺寸微缩极限,研制面向下一代集成电路的新材料与新器件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在先进制程非硅新材料研究中,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C)材料,因具有突破尺寸微缩极限的稳定结构、与块体硅材料相当的性能,成为最具竞争力新材料之一。美国、欧盟 、韩国等纷纷出台国家计划支持开展二维半导体新材料研究;国际半导体联盟技术路线图也将二维半导体材料列为未来新材料技术路线中。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团队聚焦二维半导体材料在未来先进制程集成电路应用目标,围绕晶圆级高质量二维半导体材料制备,高性能全二维范德华异质结电子学器件的设计构筑,与硅基工艺兼容的二维半导体器件集成与互联等方面开展了研究,提出了二维限域熔融生长机制,实现了2英寸单晶单层二硫化钼的高质量生长,研制出高热稳定性、低接触电阻的二维半导体器件,提出了Pseudo-CMOS架构二维半导体逻辑门器件,建设了6英寸二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实验平台,牵头启动建设8英寸二维半导体工艺验证平台,充分验证二维半导体材料在集成电路应用的可行性。


版权所有 © 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

Institute of Condensed Matter and Material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